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总会快递 > 正文

【校友动态】校友陈娟:填补“青记”历史研究空白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11-15 】

“越努力,越幸运!”新闻学院2011届硕士陈娟在回望自己的学术历程时,有些兴奋,但更多的是感恩。8月17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青年记者”研究与遗址修复座谈会在汉召开。如今已是河南省卫辉市团委书记的陈娟,成为当天会议的焦点人物。会上,中国记协党组书记胡孝汉对陈娟的学术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这在‘青记’历史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希望陈娟再打开思路,继续研究下去。”接过“青记”未来研究的寄语和嘱托,陈娟信心满满。

时隔6年,得知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填补了“青记”历史研究的空白,陈娟感到十分自豪。说起选题初衷,她笑着说,这源于自己从小对战地记者的崇拜情结,那种险象环生中透着智慧与侠义的生活让她深深着迷。

2009年,陈娟考入新闻学院,跟随顾建明老师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论文开题前夕,几个时新的选题被导师否定之后,陈娟偶然看到“青记”成员回忆当年血与火的战地记者生活的材料,情绪一下高涨起来。“青记”成立于抗战烽火中。当时大批青年记者纷纷奔赴前线,写下了众多战况报道。可是,当前对“青记”历史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背后一定还有故事”。

带着选题,陈娟迫不及待地与导师开始沟通。“相关资料的收集肯定是困难的,你能坚持做到底吗?”顾建明审视着这位想法大胆的学生。“能!”陈娟不假思索地回答。

随后,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陈娟基本都泡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但是,对于“青记”研究最多的,仅限于《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范长江与“青记”》两本书。陈娟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导师面前表下的决心有些大了。然而,只要是她认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做到底。在顾建明的指导下,她尝试突破资料缺乏的障碍,另辟蹊径——查阅地方志。

查阅地方志是脑力与体力的双重挑战,既不能翻抄现有的观点,也不能掉进当时的思维。“刚开始也会读不下去,因为全是繁体字,而且字体非常小。一本厚厚的书里,有关‘青记’的记录往往只有一两行。”但是,每当陈娟翻阅到“青记”会员英勇冲进抗日战场的故事,看到他们从枪林弹雨中发出一篇篇饱含激情的战地通讯、一张张震撼人心的新闻照片时,她就会激动得爱不释手。

陈娟觉得,让“青记”精神传统延续下去,是自己作为一名新闻专业学子的责任。“青记”的史料正在逐渐消失,如再不“抢救”,恐怕历史全貌将永远无法还原。“这是让人十分痛心的事情。”陈娟觉得有义务坚持做下去。

在收集过程中,陈娟对于“青记”分会、办事处、通讯处等分支机构数量的考证,对于某些分支机构成立时间的考证,以及对于总会与分会所办刊物及其数量的考证,都是在故纸堆中“抢救”出来的历史发现。在梳理“青记”史实的同时,陈娟也不断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通过分析、批判,得出合理的论断。

这期间,放大镜成了陈娟的“标配”。她还对照着 20世纪30年代的老地图,到汉口“青记”遗址和当年的“记者之家”实地探访。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陈娟收集到的文献资料也有了高高的一摞。顾建明叮嘱她:“先把这些资料看完看透,把史实都考证准确了,再去写作。”

又经过两个多月与导师的探讨,题目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历史研究》的硕士论文终于完成了。著名新闻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方汉奇教授通过邮件看到这篇硕士论文后,回复道:“介绍、分析细致精当,是一篇较高质量的硕士论文,值得肯定。”

面对大家的肯定和鼓励,陈娟坦言,自己近年来对“青记”又有了新的理解,重新思考过自己的论文。“‘青记’历史的完整真相是所有新闻人的期待,论文中也有未尽的遗憾,我今后会努力继续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