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记者团 见习记者 洪镇)大学生创业期间要注意到哪些问题?创业者的必备素质有哪些?创业后的管理又该如何进行?11月13日晚,华中科技大学八号楼3楼报告厅迎来了三位知名校友——《恋爱记》(原名《恋爱笔记》)创始人付小龙、华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建华和《优驾学车》创始人瞿卫红。他们各自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为学弟学妹们分享了创业的感悟。
付小龙:创业要一步步来
如今的付小龙已是一位大学生CEO,他12年暑假开发的产品《恋爱记》用户数已达400万,共获得1200万的投资。而这一切,源于当初的一个创业梦。 “高中时期,我听说华科有一名研究生姚欣为了在线看世界杯,而开发了PPTV。”付小龙谈起自己最初创业的想法时,这样说到,“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我觉得这太神奇了!”从此,他便下决心要在自己的大学生涯里创业。
只有梦是不够的,创业要一步步的来。初入华科,他用逆向思维给自己定了五年目标,毕业一年内要成功创业,大四要有公司,大三确定产品,大二找到方向。当时大一的他用两个月的时间学做网站,在院里小有名气,发现互联网能让自己被全院的人认识,太神奇了!大二期间他进入到冰岩作坊,发现里面全是跟自己一样对互联网、对APP很感兴趣的人,在这个团队里,不久就萌发了做一款情侣APP的想法。由于尚未推广的恋爱笔记用户数增速不错,所以大三他就把恋爱笔记当作自己的创业项目,为之奋斗。
创业绝不是一帆风顺的。付小龙回忆道,“2013年7月1日,晚饭后辅导员怒气冲冲地来寝室找我,一上来三连问‘期末考试为什么没考?专业实习为什么不去?是不是不想毕业了?’”一阵沉默之后,他只说了四个字“我想创业”。在辅导员一顿轻视般的责问后,就在那天晚上,他做出了一个可能影响一生的决定: 休学创业!手续办完,他便全身心投入到产品研发上,但各种问题随之而来。资金压力开始凸显,“我通过各种途径给天使投资人发商业计划书,可无一例外石沉大海。那段时间,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彷徨,毕业证拿不到了,创业也前途未卜。”
但他一直暗示自己,年轻就没什么好怕的,大不了从头再来。就在一筹莫展之际, 他参加了360全国大学生应用开发大赛并夺得第一,拿到近百万投资,很快名气大振。经历曲折的转变后,他在2013年年底正式走上创业这条路,还获得了世纪佳缘千万融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当被问及为什么能把最初简单的产品做成现在的规模时,付小龙告诫着在座的创业者们:“现在年龄还不大,如果想要创造自己的事业,一开始千万别想着亿万市场,要从身边做起,只有身边的人都愿用你的产品,才有可能继续。创业,要一步步来。”
曾建华: 创业别怕什么困难
曾建华说话时走下了讲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我一开始真没想过会走上创业这条路,我把学习看的更重。” 和多数人一样,最初的他想着好好学习,能进一个好公司发展。于是学各种课,考各种证,经常深夜写实验报告,但是沉浸在学习中的他不甘心,想要做点别的,于是大二期间就转变理念,做了班长,还做了学生会主席。他还通过各种兼职赚钱,以至于大四毕业时他手上还有三万的积蓄。
“三万不是我的目标。”曾建华拿到了从生科院保送到医学院的名额,可由于专业差异,课程跟不上,知识听不懂,甚至其他保送的人里有退学的。他勉励自己“既来之,则安之”,加上自己适应能力挺强,最终取得了年级第三的好成绩。有一次接触到“抗衰老”的课题,就想着能不能不用注射,而是用涂抹的办法,达到效果,还避开了美容风险。最终他研发出了配方,但是这只是科研,“我不甘心做科研,我想做真正的科技创业!”
创业的资金从哪儿来?曾建华遇到了第一个难题。“记得那一天,在反复思考后,我跟导师提出想创业的想法,生怕导师说我不给他长脸。”曾建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笑着说到,“我在说完我要创业的时候,还加了一句‘能借我五万块钱吗?’”他觉得导师本希望学生能出篇论文给他争气,所以支持的概率不大,但是导师立马同意了。“他看我坚毅的眼神,知道我下定了决心,真的很感谢导师的帮助。”
创业路上的困难远不止如此。曾建华用自己的配方开始与一家企业工厂合作,有次拆开产品发现有黄色的不明成分,他觉得很奇怪,经过调查,原来是工厂管道残留的维生素B2,结果导致产品中有一半都出现问题。有人劝他维生素B2本来也是好东西,算了吧别计较,但是他坚决撤掉了这批产品。可这家企业不同意赔钱,曾建华陷入了资金的极大困境。
第一次创业基本以失败告终,但不是因为资金原因,之后在华科支持创业的答辩会上拿到30万,而是团队原因。团队里的成员都要毕业了,自己还没有完善的团队制度,成员们为工作问题而各奔东西,这让曾建华遭遇大困难,原先的成员班子一下子没了,自己的创业梦就这样结束吗?
曾建华不甘心,尽管他拿到了许多公司的offer,家人也苦苦相劝,但是他不惧困难。2013年创业热潮来临,他夺得了许多创业大赛的冠军,重新开发、招人、设计等等,在创业路上继续前行着。“我也没想到会有如今的成功,只知道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最后他鼓励大家,正儿八经地去做一件事,其实没想象的那么困难,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瞿卫红: 创业要有管理思维
在一个企业里面没有谁能独挡天下,团队问题是创业时最重要的问题,那么一个团队又该如何管理呢?与上述两位校友讲述创业经历不同,瞿卫红通过自己对团队管理的看法,提醒着在座的创业者,要做好CEO,一定要处理好团队问题。
“CEO的职责是什么?刘备没有张飞关羽的勇猛,也没有诸葛亮的睿智,但最终为什么能成就一番伟业?”他指出,如果把运营、市场等各方面人才比作珍珠,CEO指责就是把他们串联在一起,让团队璀璨夺目。CEO应该整合资源,拥有战略视角,要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团队短板和长板何在,进而选择团队创业方向。
如何组建一个核心团队?从内部初始团队来讲,CEO要发现优秀人才,每次开会时给别人发言的机会,找到有独特想法和创新理念的人,当你想做什么方案时,让他们积极参与。从外部来说,要寻找一群你觉得有潜力的人参与你的创业,要求是不同方面的优秀人才,达到优势互补。
团队组建完,怎么样才能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与执行力就成了最大的问题。最初的创业团队一无所有,只怀揣着激情与梦想,CEO就要定长远的目标,做短期规划,而且要让团队感到每个阶段都在进步,梦想能够在自己的团队实现;还要让成员感觉有存在感,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可有可无,这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要有一套考核制度,CEO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激励整个团队。
人才在前阶段是团队需要的,但后阶段可能他们能力就跟不上团队的发展了,如何优化团队的结构呢?原先成员解决不了新问题就要去寻找新的优秀人才,切记要缓和,不要激烈,让新人才慢慢参与,融入团队;同时让那些能力跟不上的成员做一些小项目,让他们自己体会到自身的不足,可能会拖累团队,再找个时机,好好跟他们说,给个缓冲期让他们接受现实。
面对逆境,所有的员工都能倒下,但CEO不能。CEO必须站出来,给他们信心,给他们鼓气,虽然听起来可能很缥缈,但鼓气的话要说,不能犹豫;接着要弄清造成逆境的因素,从中反思不足,对以后改进优化有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