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总会快递 > 正文

知名校友企业家圆桌论坛顺利落下帷幕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10-29 】

10月21日,第64期校友大讲坛暨知名校友企业家圆桌论坛在我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号报告厅举行。

天津校友会会长、天津捷通达汽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康鹏,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元瑞,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简德武,百纳(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铁锋,安徽国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侯红勋,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德勇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劲柏教授,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海军教授在论坛上发言,为构建母校与校友情怀和发展共同体献言献策。

校友办主任、基金处处长李志强,校友办副主任、基金处副处长高珊出席了本次论坛,圆桌论坛由新闻学院青年教师龚超主持。

各位校友分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刘元瑞

认识自我,独辟蹊径

长江证券总裁刘元瑞特别提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对成功的界定都不一样。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人生的价值,就在你对于渴求的事物的追求;而对于你所感兴趣的,你是否努力做了,并且最终能够践行,是非常重要的。”在后面的学生提问环节,他再次强调:“一个人要走自己的路,而非羡慕别人的路,重复走别人的路。”

谈到自身的规划时,刘元瑞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几年前我做过一次演讲,我说,在中国证券的研究史上,一定要留下长江研究所的身影。当时我讲这个话的时候,有一些同学在下面笑。但是在今年上半年,长江研究所成为了市场上第一名的研究所。”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说起这句话时,他意气风发而自信满满,他找到了那条 “适合自己的路”,也以长江证券的腾飞向我们展现了“如何走自己的路”。

百纳(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刘铁锋

知行合一 敢于尝试

“知行合一。” 百纳(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铁锋语重心长地给出了这样的劝诫。华中大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求实、创新、宽容的绝佳氛围,学生拥有很多亲身实践,获得新体验的机会。他希望同学们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不断尝试,不断体验、不断试错,这样才能不断成长。在回答同学 “是否要冒着风险自主创业”的问题时,他反问道:“你有创业的想法,那你为此做了些什么?”他认为只有自己做了,去尝试了,才能知道创业的感受。

同时,他也向有志创业的同学提出了一条建议:在各个领域获取信息,去看看创业者的生活与经历。作为联创团队的创始人,他还向希望在华中大留下自己印记的同学分享了经验,刘铁锋认为:“创立一个团队,首先要找到志同道合者。” 联创团队就是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的人,他们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做出了耀眼的成绩,慢慢地扩大了影响,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天津校友会会长、天津捷通达汽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康鹏

机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过去我认为,成功就是做好工作,办好一个企业。现在,我觉得最大的成功是引领一个行业的发展。”康鹏非常重视领导力的培养,他指出了这样的现象:“我们华中大的学生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因为交给我们的工作我们都能做好,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经常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完成工作的。”

他希望华中大的同学们,既要继承学校留给我们的踏实肯干的精神,又要学会自我展现,这样才能抓住更多机遇。作为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康鹏还建议,华中大的同学们,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应该学习一些管理学的知识,这有助于解决同学们关于创业的许多困惑。

安徽国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侯红勋

心系家国奉献社会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西七楼进门的标语一直印刻在侯红勋的脑海里。“尽自己所能,使社会更加美好”是他对成功的定义。他曾参与一个国家重大专项项目,进行流域治理,发现这里存在超越了规划层面的顶层设计的问题,他们根据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向政府提出建议,整个流域的问题迎刃而解。“虽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自己觉得十分值得。

“成功不只是工作上得到了多大的收获,更是自己的社会价值得到了实现”。侯红勋自豪地说。“将自己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更加完美,是最大的成功。” 眼中的成功并不仅仅只是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更多的是自己对这个社会做出了一份应有的贡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侯红勋心系国家、心系社会的情怀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第二设计院院长

简德武

稳扎稳打提升自我

“我们设计的城市自来水厂,建成以后,通水运行,引水到千家万户,在那一刻,我感到非常高兴,很有成就感”。 他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在于把自我投身于社会实践中,能给社会带来好的改变。

他回忆了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当年良师的谆谆教诲让他受益一生,最重要的是帮助他养成了一份沉稳冷静的心态,在大事大变之前也能从容不迫。他也感谢在华中大认真学习、丝毫不懈怠的自己,他说:“如果没有当时专业课打下的基础,以及那些看似没有用的课程的辅助,现在就很难对最新的知识进行理解应用”。因此,他希望华中大的同学们,积极努力,把机会留给自己。

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海军教授

建立校友与母校的坚固桥梁

王海军认为,作为老师,他们的成功就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培养了多少、出了什么样的成绩,没有量化的指标。“我们要实现向社会输送各类精英的目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校友与学校、在校学生的联系”。当他看到台下前来参加讲座的同学们仔细认真聆听的神态时,他感受到了学生们对收获经验、提升自我的渴望。王海军教授希望同学们多多追寻校友们的脚步,汲取宝贵的经验,走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他也希望,校友与母校的桥梁能够更加坚固,更加美丽。

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劲柏教授

胸怀大志披荆斩棘

王劲柏送给在座的同学们两条建议:一是干事趁年轻,二是永远不要放弃追求。他认为大多数成就斐然的企业家都是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为后面的成功打下了坚固的垫脚石,等到自己不再年轻之时,就可以不必困于工作,从而尽情享受生活。第二条建议则来自他的亲身经历。他说:“永远不要放弃追求。这是我自己走的一条路,我进入华中工学院,从华中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又进入了华中科技大学任教,我一直没有放弃追求,这种追求是对学历、学业、更好的事业的追求”。

谈及“人生能不能规划”的话题,他讲到:“首先要确定一个方向,并朝我希望的方向努力,为此付诸实践。而真正的成功与否,是由自己评价的。”最后他寄语同学们:“低下头来,迈好每一步,抬起头来,多注意周边,竖起耳朵,你收获的,可以有很多。”

经济学院副院长宋德勇教授

平凡也是一种成功

宋德勇教授十分认同“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培养优秀的人才”这一观点。不过,他认为优秀、成功的定义十分宽泛。“在座的企业家校友是成功的一种,但社会上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一辈子平平淡淡,在每个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为国家做出贡献也是一种成功。成功并不是只能用身份、地位、收入来衡量,因为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获得企业家那样的成功,因此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教他们怎么做人就是一种成功。社会中,有一些人在做平凡的工作,为社会添砖加瓦,这也是一种成功”。针对本次圆桌论坛的主题,宋德勇教授认为,融合发展尤其要重视师生感情的融合,他希望这种融合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心系母校,共促华中大发展

面对多位卓越不凡的校友,观众席上的同学们也表现得十分热情,在提问环节纷纷请教师兄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与看法。校友们也就师弟师妹的问题,耐心解答。

思想的火花在论坛上碰撞着,校友们以自己的成功经历激励着华中大学子们勇敢前进,以真知灼见给予同学们启迪与思考。

正如刘元瑞校友所说:“我们要真正地做到‘今天我以华工为荣,明天华工以我为荣。’作为一名华中大人,我始终关注着母校的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展,为学校增添光彩,让我们的母校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校友们始终情系母校,希望以自己的一份力量促进华中大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