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战涛:传神人生
2010年9月27日,我校有幸邀请到何战涛参加“华中大校友大讲坛”第四讲。讲座中,何战涛分享了他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让年轻校友受益匪浅。
他是当年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风云人物,他是在校期间就设计了铁甲008反病毒系统的青年才俊,他是他是曾称雄软件界的“东方快车”的制作发行人,他是如今中国第一翻译公司“传神”的执行董事,他就是商界传奇人物——何战涛。
少年艰辛:兄弟情深
他说他的今天的成功归功于两个人:他母亲和他的哥哥。
母亲在他们小的时候就认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让他们兄弟几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于1977年从四川迁至山西,生活从贫困变成了更贫困,但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母亲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他从小就特爱听科学家的故事,老缠着他母亲讲爱迪生、爱因斯坦、李四光等科学家小时候的事。在家庭的熏陶之下,其从初中就开始接触电子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极强的“破坏欲”,见到收音机、收录机等小电子物品是拆了装,装了拆,有时甚至把家里那台黑白电视机拿来作为他的实验品。或许正由于此,他高中时就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自学编程,开发软件。其中,他还在校外找一些无线电厂打工,不为赚钱,只为学到更多的电子知识。所以,因为兴趣,何战涛就逐渐树立了在计算机行业做出一番事业的目标。
而他的哥哥何恩培是他从小的榜样,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何恩培都给予他极大的帮助。从来不和他争抢什么,有好东西总先想着他,还经常辅导他的功课,使他不管在平时的考试,还是各个竞赛中都能名列前茅。以至于在何战涛一生的学习生涯中,都是他哥哥上什么学校,他也跟着上什么学校,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如此。
1990年,他追随哥哥的步伐,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开始了他对于兴趣所在的专业探索。
后生可畏:叱咤华工
在进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后,何战涛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这也是他现在津津乐道的一些经历。最让他自豪的是曾任“学校电子协会会长”,辉煌时期麾下的电子及计算机人才200有余,附属的维修中心包揽了全校电器设备的修理工作。在此期间,何战涛通过对Apple硬件通讯接口的设计开发出实时的电子计分牌系统,结束了学校体育运动中用手翻计分牌的历史。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大三时,他设计了铁甲008防毒软件,并把此技术卖给了华中理工大学设计中心华兴公司,获得了10万元现金。当时由于营销工作没做好,以至于这套软件影响不大。这也使他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不只重视设计,同时也建立了强大的营销网络。
何战涛说,因为没有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而差点毕不了业,在地理历史知识方面也有所欠缺,后来觉得英语和文史知识的重要性,他花了很多的时间和代价将其补回来。
不得不说,他之所以能够成为IT界的传奇人物,除了杰出的才智,领袖般的魄力,永不削减的自信,还有他对于梦想的执着。
谈到大学生,何战涛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大学生就是拥有很多遗忘知识的人”,大学里应该广泛播撒智慧的种子,不管是人文学科,还是科普知识,都应该去涉猎,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点亮它们。大学生学习在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融会贯通才是根本,而收获则是遗忘之后留下的东西。
在人际交往方面,他提出了“闻过则喜”。大学乃胸怀之大。对于身边的人的宽容和爱,将会成为成功路上的一种无形的财富,使得追梦的路走的更迅速,更顺利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每一位成功的人都有其不凡的经历。何战涛梦想成真的故事是值得细细品味的。就如他讲座中所开的那个玩笑,一个异性朋友问他怎么才能幸福,而他的答复是:“看那些六十多的老太太,你问她们幸福吗,如果幸福,就问她们是怎么走的,你也跟着走过来就对了。”
展望华中大,何战涛认为母校的严谨治学的氛围是母校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成长为国内顶尖知名高校的最重要原因。“华中大以后将有望超越清华”何战涛给予了很乐观的期望。
驰骋IT商场:创立Trasn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首钢,本想在国营企业中大展才华,却做着打字员的工作,每日清闲无聊。在晃晃度日中,他却从未忘记他最初的梦想。为了能够在信息界有所作为,他毅然离开了首钢,开始了对于梦想的艰辛而无畏的漫漫求索。
何战涛的成功与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紧密相连。1987年因为觉察到在当时电脑的应用正日益普及然而中国电脑使用者一直过不了语言关,因为英语毕竟是电脑的母语,中国人用电脑不懂英文这怎么办。于是东方快车软件也就应运而生。
何占涛认为创业的勇气是第一位。大学的时候他就开始创业,有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借了12000元创业.结果赔得很惨。毕业后到首钢工作却“坐冷役”,于是“泡病假”逃离单位去打工,一个月收1000元,第二个月2000元······他和另外志同道合的四个人组成雅称为“梦幻组合”的创业团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较完整的结构使铭泰迈出了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后又与实达公司合并,成立了实达铭泰,不久开发出“东方快车”智能翻译软件,成为早期电脑的必备软件,在软件界成为龙头。
1999年,他开始涉足网站,注册了SOYOU网站,并得到了香港实达集团2000万元的投资,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超长的发展。
而后2005年何战涛觉察到当今中国对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翻译产业的需求,于是创立了“传神翻译”,经过5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翻译公司,国内唯一自主开发、采用先进的网络化“传神辅助翻译及管理平台”(TPM+TCAT+WTM)的大型服务企业。它是2008好运北京官方网唯一多语合作伙伴,中国奥委会官方网唯一多语合作伙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战略唯一多语合作伙伴,中国国家旅游局唯一多语合作伙伴,中国国际商会战略唯一多语合作伙伴,中国驻全球164个使领馆签证处配发英/德/法/日/韩版“中国旅游资讯”唯一多语合作伙伴,全球信息本地化组织LISA的会员。如今正在进行的上海世博会的大量翻译工作都是由传神翻译担任的。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何占涛的励志言,他就是凭着这种信念和执着,鸿鹄志成,称雄业界。
感恩社会:热衷慈善
何战涛在提到梦想成真的条件时,特别提到了“爱”,重点说了爱祖国和爱党。
传神翻译公司的一个长远目标是“让中文成为世界交流的中间语言。”他调侃着说,中国的孩子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在英语的学习中纠结痛苦着,当美国的孩子已经在为未来准备的时候,中国的孩子还在考4级。如果有一天,中文成为中间语言,那么,当我们的孩子已经走在成功的路上的时候,美国的孩子还在考中文,那种感觉多爽。”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相连时,他的理想的实现才是有价值的。他正是凭着一颗对国家对党的热爱,在事业上,为祖国扬名增光。
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所有的翻译事务都是由"传神”翻译公司负责。他们完成了所有外来文字资料的完美翻译。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准确的文字,让世界人民的语言交流在奥运会期间,毫无障碍。在奥运会结束时,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对传神团队说:你们是唯一一届在奥运会期间没有被投诉的翻译公司。
2010年9月27日,何战涛作为“华中大校友大讲坛”的嘉宾重新回到母校为学弟学妹们进行演讲。他告诉华科学子们:“我们要爱学校,爱专业,爱老师。一个连自己的学校·专业和老师都不爱的人,必将一事无成。”他对校长李培根说:我们的学生比清华的强,我们的学校将来一定比清华大学强。”从他坚定而自豪的语气中,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他对于母校的那份热烈的情感,不减当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的他在拥有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后,热衷于慈善事业。他说:“诚实和善良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智慧。”有时候,对于别人的帮助,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成全。
然而,何战涛的捐助理念却是独特而智慧的,他不赞成无偿捐助。他认为无偿捐助对于受助者不仅是一种变相的伤害,而且有可能养成受助者不劳而获的习惯,其次,无偿捐助的人数是有限的,范围是狭小的。相反,他赞成以一种“借”的方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未来某一天,就可以用他们还回来的钱再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一场爱的接力赛,通过这种方式将这种大爱传递下去,去影响更多的人,乃至整个社会。其称为“感恩文化”。
人物简介:
何战涛,1972年生于四川,现任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94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10获得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硕士学位。
在校期间,他是“电子爱好者协会”会长,设计了铁甲008反病毒系统,并以10万元转让给华兴公司。
1997年,创立“铭泰”,推出中国第一款智能翻译软件《东方快车》,成为早期电脑装机必备软件,成为排名第二的通用软件公司,并于2004年1月在香港上市;同时,Nokia手机2002-2008年间全球销售的手机字典引擎均出自铭泰。
2005年,创立“传神翻译”,5年后,使其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翻译公司,是奥委会官方网唯一多语合作伙伴,世博会、亚运会供应商,北京旅游局战略合作伙伴。
2008年,传神在武汉建立了全球多语处理基地。
2010年,传神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及省市领导的关怀下,筹建全球多语产业园,占地面积8万平米,位于紧邻我校的光谷软件园。
(马娜 夏杨 马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