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校友会特派记者刘牧洋)
身为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分公司总经理的唐跃中,并不属于常见的雷厉风行型的管理者。他的风格平实严谨,说话清晰富于条理。他的性格里,还带有母校理工科男生的质朴和可爱。访谈中,他多次强调自己的人生很简单,在他的轻描淡写中,我们依然发现了他对母校,对生活最深切的爱。
“我没有什么奋斗史”
1995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唐跃中毕业了,他来到了一个和武汉完全不同的城市——上海,这里繁华且喧闹,细腻严格。
唐跃中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电力公司的电力调度中心,担任自动监控工程师。新人上岗,颇有点不适应,“上海这个地方,不像武汉,对工作的系统化和细致化要求比较高。系统化是要求你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细致化则是各个细节都要做好做达标。”
好在唐跃中在研究生期间很卖命,他在不同的研发单位呆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这种要求对他来说,更多时候是促进,而非压力。
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唐跃中就在同伴中脱颖而出,从工程师提升到电力调度科的科长。唐跃中把其归结为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单位有很自由的氛围,给员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才华的平台。他说,“我们公司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员工和领导之间差距没那么大,大家彼此之间可以讨论,甚至可以讨价还价。只有在这么一个气氛好的企业,工作才会做的比较顺利,当你的工作价值容易体现时,人也会变得更自信了”。
唐跃中不愿意“奋斗史”去定性自己这些年的努力,他希望把自己的感悟和校友们一起分享,“我没有什么奋斗史,一切都是踏实认真的来做,按照规则、规律做事。我不认为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就要讲究太多人际关系,还是简单一点的好。只要你有着正确的价值观,那么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只要你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了作用就够了。”
从工程师到管理
在学校的时候,唐跃中就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他喜欢学习。工作之后,他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如果说工科出身的唐跃中在跟技术打交道时还能游刃有余,但当升任至调度中心的副主任时,他就开始感觉身上的知识储备开始不够用了:“因为之前做的都是技术工作嘛,那到了副主任的时候就需要管理了,刚开始是凭着本能去做,但做到一定程度,我就开始觉得我需要系统的学习管理者的技术与技能。”
2001年,在成功申请到英国政府颁发的奖学金之后,唐跃中远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这次的英伦求学之旅,也被他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这一年里,唐跃中认为他所读过的书,要比之前两年甚至三年读的书都多得多:“英国大学要求很高。你为一个TOPIC准备就就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就慢慢出来了。”
由于之前在管理者的位置上有过两年经验,唐跃中在纯理论中也找到了乐趣:“拿自己之前管理的经验去和书中所讲的方式进行对照,然后看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哪里。”这样反复的比较、思考,让他对自己今后的方向更为清晰:“你懂得管理的理想化状态是怎样的了,虽然这种理想化你永远也达不到,不过你可以做的,是一步步地去接近它。”
踏实的华工之风
唐跃中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华工理工男”:踏实、勤奋、低调。
而“踏实”一词也是他在和我们聊天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我们好奇地问他这种踏实认真作风是否是个人性格使然时,他肯定了这点,但想了想,又补充道:“我本身是一个比较踏实的人,学理科嘛,很多东西都不能混过去,一道题目你会做就是会做,不会就是不会。其实,大学的氛围也会影响你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华工这方面氛围也是比较好,所以我们也是很受影响。我基本上还是一条路往前走的人,没有多么复杂的经历。”
回忆起“华工”,唐跃中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他认为“华工”对他的影响很大,他还记得当时上英语课时所发的英文版教材:“虽然我们上课是中文的,但平时我们也会看英文教材,这对我后来的学习非常受益。从这一点上来看,当时华工的眼光还是比较深远的。”
母校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有一点,就是教学并不囿于纯理论,而是注重跟实践的结合:“我们那个时候都要动手去做的,包括有很多实习的机会也是非常锻炼人的这种能力,这一点应该继续传承下去。”
现在的唐跃中,除了每年跟在上海校友会的校友们相聚以外,还会每隔几年便回一次母校,“看看以前的老师。”
这次的上海校友会,唐跃中也一直在关注,甚至还给我们提了一个建议,希望建立一个专门处理校友会事务的机构。他的这个想法来自对国外大学的参考:“我在英国读了一年,现在每个月都还会收到学校发过来的校友通讯,告诉你学校最近发生了什么。即使我可能没时间去看,但每次收到这个东西的时候还是会有一种亲切感,我会想‘我是帝国理工学院’的学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他们这点。帝国理工大学有时候号召校友捐款,下限只有10块,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在唐跃中看来,这种“我为母校出了份力”的自豪感,是校友会最重要的精神,“中国的校友会往往就是高端的,但事实上校友不分等级,没有身份地位的区别。校友的捐款应该都列上名字,然后告诉我们这些钱被各自用在了什么地方。因此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而且做这个一定不能功利。”如果抱着这样开放的心态去学习,那么也许有一天,中国大学的国际化目标也就真的不再遥远。
唐跃中:拥有华中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和英国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分公司总经理,负责上海市电力公司的自主研发和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他在继电保护、变电站自动化、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能量管理系统(EMS)、电力市场运营、数字化电网、业务流程重组和管理信息系统领域拥有15年的项目实施和管理经验。他独自或与合著撰写了许多关于电力公用事业方面的论文和报告,包括“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电网企业综合应用的研究和实施”、“数字化公用事业的研究和实践”和“输电定价与监管”等。他目前正在实施“数字化公用事业”项目以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电力公司的电力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商业价值。
(本文转自华中科技大学上海校友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