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消息 > 正文

校友徐洪波:“三国英雄”餐饮大亨的创业路

【来源: | 发布日期:2010-04-02 】

徐洪波,我校公共管理学院2003届硕士研究生,“三国英雄”创业神话的缔造者。

2002年,还在读书的他便萌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从创业到现在的不到十年间,“三国英雄”从一个路边小门面发展成已有30家直营及加盟连锁店、年销售额逾千万元的大型餐饮企业。这一成绩的取得对于这个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传奇。

3月30日晚7点,这位传奇般的“创业英雄”回到母校,在公管学院报告厅就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与在场学生进行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交流。他的归来,让更多母校学子对探求“三国英雄”的历练之路充满兴趣。

敏锐洞察力整合资源

“我今天不是来介绍经验的,而是来汇报工作的。”谦虚的“徐总”不改其诙谐幽默的风格,一句简单的开场白便逗乐了全场观众。

就“家教收入”这一话题,徐洪波饶有兴致地进行了简单的现场调查。当得知每月1600的价格是全场最高时,他兴致勃勃地谈起当年自己的一次家教经历。

“我有三个姐姐,一个留美硕士,一个在复旦,一个在同济。寒假回家,我们四个都窝在家里无事可做。我发现这是一份难得的‘闲置资源’,于是产生了办个课程培训班的想法。”徐洪波回忆道。起草宣传单,张罗教学事宜,到电视台发文字消息……他一手策划的家教方案居然吸引了近百位学生前来报名。

培训结束后,他发现一个月的家教工作竟带来了三万元的纯收入。这次经历让徐洪波深刻地认识到:很多时候不是没有资源,而是我们不擅于利用与整合,这些资源可能来自老师,也可能来自同窗为学的哥们儿。他补充说:“他们产生的想法虽然没能实践,却成为我日后创业的灵感和契机。”

徐洪波笑着说,敏锐的洞察力不光用来发现资源,更多的时候是在已经看到资源的情况下,用一种战略的眼光将他们整合优化。

广泛涉猎指导实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还得自己去悟。”实践是徐洪波一再强调的方面,但他同时也指出读书,尤其是读史具有相当的重要性。

读史使人明智。在徐洪波看来,史书中的三句话让他受益匪浅:“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让我在困难面前充满力量,刘邦所言‘大丈夫,当如是’让我在创业的时候有着无畏无惧的勇气,而陈胜所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让我感受到人与人的平等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些都是我创业的宝贵财富。”

徐洪波还特地给现场同学推荐了自己爱看的书目。从《毛泽东选集》到《明朝那些事儿》,再到《潜规则》。每说到一本他都饶有兴致。谈到毛泽东时,他认为,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创业人才。徐洪波慨叹:“几十年的时间便打下了中国河山,如此丰功伟业古今中外有几个人可以比肩?”

除此之外,毛泽东的思想对当今大学生创业的确有指导意义。他解释说:“一个创业者如何让他的团队相信自己有能力带领他们到达彼岸的金山,这是影响创业结果的关键因素。毛主席如何将革命力量凝聚在一起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其中的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学问值得每个创业者参考借鉴。”

创业三要诀:修身、养性、阔胸怀

徐洪波将坚强的毅力,良好的悟性和博大的胸怀归纳为成功创业的三要诀。

他认为,坚强的意志力首先来自于强健的体魄。“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健康身体所带来的旺盛精力、高昂精神和蓬勃斗志无疑是创业者所必须的客观条件。“要时常锻炼身体,让自己有足够的荷尔蒙来支撑规划好的创业方案。”徐洪波略带自豪地说,“下雪时我要求我的团队凿冰冬泳,要么下水,要么走人。上来后不仅没有一个感冒,反而还因为做成了一件本以为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实现了一次自我超越而兴奋不已。”

对于养性,徐洪波觉得应该以培养悟性为主。在他看来,悟性应该是在实际情况中审时度势,而不是一门心思地学习专业知识。 他补充说:“提高悟性的捷径在于能够心平气和地思考问题。事实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心浮气躁,激情不足,冲动有余。平稳的心境在创业中至关重要。”

徐洪波坚信“胸怀有多大,事业才能有多大”,这一点在他的财富观和未来规划上体现无疑。他表示:“我们永远只是金钱的管理者而不是拥有者。”作为年轻的企业家,徐洪波一直在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并打算为办管理类教育的学校建立专门的基金。

当面对同学关于“餐饮行业诚信缺失”问题的质问时,徐洪波坦言,一个企业即便不从不从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仅站在企业的立场,为了可持续发展和长久谋利,也不可以用地沟油等劣质原料欺骗顾客,置企业信誉于不顾。

(作者:记者团 孙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