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金秋十月,母校将迎来她充满生机与魅力的五十华诞,这是华中理工大学发展史上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学校开始新一轮腾飞的起跑线。五十年春风化雨,五十载辛勤耕耘,换来桃李芬芳、英才济济,上百万名校友遍布神州,跻身世界,以杰出的业绩享誉世人,在母校的史册上谱写了一曲曲壮歌。其中,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的华工学子们为广东省的核电能源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母校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然而,以供电不足为基本特征的能源短缺越演越烈,发展核电成为了广东的必然选择。作为广东省电力的主体设计单位——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简称广电院,下同),面对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形势,高瞻远瞩,紧紧抓住核电发展的重大机遇,使广电院从无到有,自浅至深,由局部而全面地进入核电事业。在全国电力设计院中,广电院是首批三家建设部颁发核能发电工程设计(总体和常规岛部分)资格单位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设计单位先进行列。在核能发电工程实践方面,广电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规划选厂、工程选厂、核电经济分析、电站总布置、接入系统、配套输变电工程以及电站建成投产后的部分技术改造工作,广东岭澳核电站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部分施工图设计工作。此外,广电院还进行了广东四~六核的规划选址工作。在积极设计实践的同时,我院还承担了大量相关科研课题和工程专项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上述工作使我院在我国核电领域已经占据并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赢得了国内同行的尊重。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我院加深了与国外主要核设备供货商、核工程承包商和工程公司间的相互了解,及时掌握跟进世界电技术发展趋势,为了我院积极参与即将到来的我国核电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广电院的核电工作创造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在中国开展大型进口商用核电站的规划选厂和工程选厂以及相关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取得成功;第一次在中国严格遵照核安全法规和标准完成了大型商业核电站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并成为国内类似工程的范例;迈出了在中国实现大型商用核电站工程设计自主化的第一步,第一次在中国按国际惯例组织实施了大型商用核电站的施工设计;第一次按照国际标准或规范,完成了核电站初步安全分析报告(PSAR)的编写和答辩以及核电站系统设计手册,安装调试文件的编写;第一次在施工图规模完成了与国外著名公司的合作设计,实现了与国外公司的接轨;第一次进行了中国首次大型商用核电站国际招标规范书的编写;国内设计院中首批把三维模型用于电站设计。
广电院的核电事业,凝聚了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折射着广电院事业上敢为人先,技术上求实创新的光辉。广电院的核电事业取得的骄人成绩,离不开全体核电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华工学子的无私奉献。
王兵,广电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华工经济学硕士研究生,曾任广电院核电室主任,核电设总,领导和主持了从零起步的广电院核电事业。作为核电工程的设总,对外经常面对的是国家各层次的领导,资深的学部委员或专家,国外著名公司的领导和经济丰富的专业人员、强有力高层次的业主,对内要组织协调各专业的工作,由于工作的开创性,无惯例可循,要随时准备应付处理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王兵设总通过强有力的组织协调能力、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程及合同经验,流利的英语,带领着广电院的核电事业迈向新台阶。其中,在大亚湾核电站工程中,大亚湾核电站选址勘察获“国家优秀工程勘察”金质奖,厂址定点的成功,为电站的顺利建造和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建设基金。
陆文定,广电院设总,曾任广电院发电一室副主任,岭澳核电二期扩建工程设总,华工电力系毕业。在岭澳核电一期工程时担任广电院设计采购队负责人,先后组织协助业主完成了主开关站(LotlA)和其它采购包的招评标工作,协助业主解决了大量的如场地回填土规范选取等技术难题;取排水工艺设计和部分海工结构设计、边坡、厂区排洪、道路、临时施工电源等施工设计,其中海工工艺和结构设计提出了很好的设计方案并向业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工程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华工学子在岭澳核电站工程设计与工程服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例如范旭、林幼晖等作为业主的顾问,向业主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先后协助业主完成了主开关站(LotlA)和其它采购包的招评标工作、施工组织、设备验收、安装等工作;陈绍贤、陈倩茵、尹春明、钱萍等参加了部分电站辅助设施(BOP)和建构筑物的施工设计,包括其工艺、电气、仪控、土建、给排水消防、通风空调等各专业的施工设计及部分系统的设计手册、安装、调试文件的编制;黄尚平等作为岭澳核电站主承包商GECA的分包商,常规岛土建设商Mouchel分包商和常规岛仪控承包商CEGELEC分包商开展的国外公司的合作设计,内容涉及主厂房内主工艺系统、土建、仪控和电气等内容,这也是国内电力设计院第一次承担大型商用核电站主系统工程和土建施工设计,其中机务专业自GECA处分包建立除氧间三维模型和施工图设计,完全按GECA要求进行工程管理和设计,设计责任则由我方完全承担,其管理和工作方法以及设计水平已与国际标准完全接轨。要举的例子太多,不能一一列举,但华工学子在核电工程中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聚沙成塔,滴水成河,华工学子的点滴贡献,铸就了广电院核电事业的骄人业绩。回首过去,最难忘呕心沥血、开拓进取,放眼未来,华工学子们更应当兢兢业业,再樊高峰,为了21世纪核电发展再创辉煌!
半世纪岁月如歌,五十载春华秋实,在这盛典之际,祝母校事业蒸蒸日上,昌盛繁荣,桃李芬芳,功业千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