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消息 > 正文

华中大精神正在“广船国际”放射光芒

【来源: | 发布日期:2003-08-13 】

[ 作者:广船国际 ]

广船国际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企业,全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之一。多年来,公司坚持“以船为本,多种经营”,“以人为本,科技兴厂”,“质量第一,持续改进,以顾客满意为我们永恒的追求目标”的方针。形成了有一定规模设施、有先进制造技术、有领先研究开发能力的现代化造船企业,预计于2007年达到年工业总产值30亿,船舶产量30万载重吨。从广船建厂到今天,凝结了不少华工学子的智慧和汗水。

华中科技大学的学子在广船的各个工作岗位上为广船做出了许许多多的贡献。在生产领域中,他们深入现场,带头艰苦奋斗,迅速掀起了一个个生产高潮,特别是在1600米车道高速滚装客船(以下简称客滚船)和18000吨半潜船的设计生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圆满完成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领导岗位上,积极动员员工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信心,以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卓越的产品,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作为广船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工程技术骨干,华工学子自觉做好带头表率作用,身先士卒、深入生产一线,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公司的生产管理、成本控制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广船的发展。他们就是总经理余宝山、生产主管——副总经理韩广德、技术主管——副总经理王毅、企业文化主管——总助陈建榕、财务主管曾详新,这几位都是我们华中大的校友。

在这里,我们以公司建造的,有“中国第一船”美称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客滚船为例,展现华工学子的风采和巨大的贡献。

公司的客滚船的设计生产是中国造船史上遇到了最大挑战。滚装客船特点在于:既具有一整套以滚装方式装卸货物的通道设备,又有豪华客船所拥有的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还要采取各种措施,除保证船舶稳性,抗沉性等性能指标外,同时满足货船和客船的规划、规范要求,以保证乘客在船上的安全性、舒适性。由于其技术要求高,系统功能强,自动化程度特别高,建造难度很大。肖青云、李国卫等十几位昔日的华工学子,作为设计技术骨干在客滚船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华工办学精神,苦干实干,从技术到生产,从技术的引进到技术应用,从欧洲各国到国内大量查阅相关资料,以技术工作为已任,以厂为家,在设计生产的几百个日日夜,从不松懈,从不叫苦,在他们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为中国造船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非典型肺炎肆虐的日子里,广船国际在生产和经营上多方受阻,新船的承接由于船东推迟合同技术谈判而搁浅,在建船舶的生产进度一再受阻,多条船的设备订货技术谈判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生产和经济效益。华中大学子挺身而出,针对公司工作现状,积极寻找对策,落实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了一系列的难题,以确保了公司的权益,协助制定了“保证交船工作,抓住经营龙头,保证新船承接”的应对策略,全力做好生产准备工作,加强现场组织协调,加强同船东的沟通,积极应对预警、疫区取消后的生产经营局面。在华科大学子的带领感召下,广船国际上下齐心协力,英勇无畏的广船人终于打赢了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将“非典”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的限度,为广船国际的后续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广船国际开发的35000吨成品油轮作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项目,获“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优秀科技成果,国家级重点扶持新产品,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重点发展船型之一;开发的121车位滚装船作为国家技术创新重点开发项目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创产品,获国家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开发的1600米车道高速客滚船作为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重点发展船型之一,属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首创、自动化程度在船舶为最高档次;开发的半潜船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项目,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重点发展船型之一突破中国研制半潜船“零”的历史。

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华工学子的贡献密不可分,华工学子在这些重大项目中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精细管理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的科技精神,发挥创新精神,在企业组织、经营结构、管理结构等方面进行重大的变革,改变传统工业经济的经营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铸造了广船国际的一座一座的丰碑。

忆往昔,东湖之滨,意气风发,谈笑间指点江山;看今朝,珠江岸边,风流尽展,挥汗间辉煌频现;在我们离开母校后,母校一直给我们以精神力量。华工精神必将继续在广船国际今后的发展中发扬光大。华中大学子将为中国的造船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