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消息 > 正文

我校校友张苏、刘儿兀教授在国际室内定位技术大赛中斩获大奖

【来源: | 发布日期:2018-04-25 】

4月10日至11日,2018微软室内定位大赛 在葡萄牙波尔图举行。我校校友张苏和刘儿兀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在本届比赛中分别取得了3d组亚军和2d组亚军的好成绩,其中3d组亚军是历年来中国团队在该项赛事3d组取得的最好的成绩。

undefined

张苏(右)与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Nader Moayeri博士沟通技术问题

2018微软室内定位大赛是2018国际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会议(简称IPS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CPS Week(信息物理系统周)官方视为是最出彩的三项活动之一,是业内极具盛名与公信力的比赛,吸引了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大学与企业参加。该比赛以定位精度为评判标准,分2D组和3D组。2D组不允许布设基础设施,要求利用消费级器件(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完成定位。3D组允许布设一定数量的基站,可以使用团队自研的模块完成定位。2018年的比赛地点选在波尔图证券交易所宫,这是一座结构极其复杂的古建筑,再加上主办方要求评比动态定位精度(往年均以静态定位精度为评判标准),使比赛难度陡增。

图为获奖证书

在3D组完赛的15支队伍中,我校校友张苏带领的南京申宁达与南京爱锑奕团队的误差为0.4米,卡耐基梅隆大学的Lazik团队误差为0.47米,但由于主办方认为10厘米之内的差距可以视为精度相当,故而将两者并列为第二。

3D组成绩公示

校友张苏在采访中介绍道:“比赛头一天我们发现了几个问题,便和国内团队一并修改软件,直至比赛前一小时才最终验证bug已修复,此时国内已经将近凌晨2点。在布设日调试时,我们又发现系统受到严重干扰,询问后得知共有六家参赛队伍在同样的UWB频道上。经过一个简短、高效的协作会议,大家确定了分时调试的手段,保证了各个队伍调试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技术、资金与人力支持方面遇到巨大挑战仍能获得亚军,可见我校校友的实力非同凡响。

在2D组完赛的7支队伍中,我校校友刘儿兀教授带领的同济大学团队虽然在误差方面(2.3米)以10厘米的优势领先以色列艾瑞尔大学团队(2.4米),但由于上文所述的评判规则,两者被视为精度相当,最终校友刘儿兀教授的团队并列第二。这是该团队继2016年该赛事上夺冠后再次精彩亮相,展现了国际领先的中国定位技术

校友刘儿兀教授介绍道:“团队自2013年起自主研发高精度定位技术,2015年成功研发Wi-Fi定位技术DWELT-WiFi,可以用于煤矿巷道以及城市地下管廊的定位导航;2016年,研发成功基于地磁的室内融合定位技术DWELT-Geomagnetism;2017年,基于手机传感器的融合定位技术DWELT-PDR问世。这一系列室内定位技 术都是在自主研发的DWELT融合定位框架“基于动态加权的路径追踪算法”的基础上,分别利用Wi-Fi信号、地磁信号和手机传感器信号的特点,针对智能手机进行设计,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能够大幅减少硬件部署或对外部网络的依赖。”

校友档案

张苏:2004级自控系学生,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

刘儿兀:硕士/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物理电子学专业,分别于1998及2001年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