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母校动态 > 正文

【记者调研】“十二五”国家奖“丰收”背后的秘诀

【来源: | 发布日期:2016-01-08 】

根深绝非一日功 板凳须坐十年冷——探寻“十二五”我校国家奖“丰收”背后的秘诀

■记者 李旭玫

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3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机械学院邵新宇教授团队完成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是湖北省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首个一等奖。

“十二五”期间,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共有2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其中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前五。这些科研成果的产生有何共性?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奖的“丰收”背后究竟有何秘诀?记者采访了相关院系、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一线教授。

强基础:从大科学平台优势到制度保障

2014年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有两项成果“单细胞分辨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与仪器”和“主动对象海量存储系统及关键技术”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作为2003年获批筹建的全国五大国家实验室之一,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6项,充分体现了大科学平台在学科建设、人才汇聚、大成果取得等方面的优势。

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在大科学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除建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之外,还建有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和精密重力测量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同时建有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其他一批国家级、部省级科研机构和国际合作科研基地等。依托这些科研大平台,不断产出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

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基于离散体系的跨尺度多相反应流的介观理论”项目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大型电站锅炉混煤燃烧理论方法及全过程优化技术”项目均依托于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械学科是华中大的优势学科之一,拥有“机械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此学科领域,学校5年间共获得了5项国家科技奖。“除了具有学科优势外,成绩的取得与大科学平台建设密不可分”,机械学院党委书记史铁林介绍说,“学院拥有4个国家级科学平台,有助于汇聚人才、长期积累和学科交叉,并能有效地推动校企合作,对学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今年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就是依托于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

在发挥大科学平台作用的同时,学校也出台多举措为重大成果的产出“保驾护航”。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朱宏平认为,国家奖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坚持“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科研战略的结果。他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学校重点聚焦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和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健康、科技与社会的对接。为了促进学校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研究制定《华中科技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自然科学)》《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从政策上强化对高水平论文、重大科技成果和高质量知识产权等的激励。”

找准点: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

叶轮、叶片等复杂曲面零件的制造水平代表着国家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误差控制和加工稳定性分析是这类零件高效精密制造的理论难题。

在连续二期国家973项目的支持下,机械学院丁汉院士团队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提出了“复杂曲面扫掠包络误差控制原理和宽行加工理论”,突破了多轴联动宽行加工的关键技术,显著提升了叶轮叶片类零件的制造水平。目前这一工艺已经应用于航天发动机厂的诱导轮加工,刀位误差仅为国际专用软件结果的六分之一, 效率提高4倍。这一项目也在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在制造领域能拿到自然科学奖是很难得的,这样的突破来自于丁汉院士团队一直坚持在制造领域里面挖掘科学问题,做‘顶天’的研究”,机械学院副院长彭芳瑜介绍说,“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更多的依靠于学校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但关键技术的应用推广更多的有赖于产学研合作”。

华中科技大学始终坚持“顶天立地”做科研,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瞄准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前沿,不断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又瞄准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副主任马荣介绍说,“近五年间的获奖项目,大多是在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企业重大项目等大项目支持下,紧密围绕国家需求、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和企业需求,由一批专家学者潜心研究完成的。”

我国特大型水轮机控制系统成套装备2009年以前一直依赖国外进口,魏守平教授团队历时30余年探索,通过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研发出特大型水轮机控制系统的成套装备,应用于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向家坝水电厂、溪洛渡水电厂和三峡地下水电厂等,打破了国外垄断。水轮机控制系统成套装备还出口到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在国际上打响了中国品牌。“特大型水轮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成套装备与产业化”项目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土木学院丁烈云院士团队完成的,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地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成套技术及应用”,针对地铁施工安全控制难题,开发了涵盖地铁施工的安全风险识别、预警和控制全过程的成套技术,包括安全风险自动识别、风险时空耦合预警、基于物联网的风险实时控制技术,并研制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实时控制装置,实现了地铁施工全过程安全动态控制。2009年获住建部科技推广成果,在深圳、武汉、沈阳等9条地铁线158个项目部中成功应用,均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有力支持了重大工程建设。

重积累:十年磨一剑的沉潜之心

2012年5月,在一场题为“理想、实践与坚持”的报告会上,材料学院熊惟皓教授这样勉励学生,“前进中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把实践坚持下去,每天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一小步,最终会发现或许你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理想”。在报告会四个月前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年过六旬的熊惟皓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低成本细晶粒无钴金属陶瓷制备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自1991年起,熊惟皓及其团队针对无钴金属陶瓷强韧性低的难题,在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的资助下,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从零起步,潜心攻关,用了整整21年时间自主开发出细晶粒无钴金属陶瓷,填补了国内外高性能无钴金属陶瓷材料的空白,突破了高档硬质工模具材料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大成果的获得需要长期积累,经历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少则十余年,多则20—30年,几乎每项成果都是几代科学家孜孜不倦、苦心钻研的血汗结晶。

公共卫生学院邬堂春教授团队20年来一直潜心研究环境相关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经过不断的沉淀和积累,终于揭示了热休克蛋白免疫异常在环境相关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为疾病发生机制的阐明和疾病预防策略的制订提供了最有力的人群证据。“热休克蛋白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环境应激和疾病中的作用”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同济医院马丁教授团队针对妇科肿瘤问题,对卵巢癌进行长期临床基础研究。团队十余年不懈探索,找到了癌变细胞特异“靶点”,研制了一种“短肽”标志物,将其制成肿瘤靶向药物,定点清除肿瘤细胞,使得癌症有可能治愈。团队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肿瘤转移分子靶向治疗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根深绝非一日功,板凳须坐十年冷。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奖“丰收”背后的秘诀源于学校在科研战略上的把控,源于学校多年来在学科建设和大科学平台建设上积累的优势,源于一大批科学家在科研选题上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的使命感和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

“十三五”建设已拉开序幕,相信华中大人将进一步发扬真抓实干的精神,树立“顶天立地”做科研的理念,创造更多一流成果,谱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