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聚焦 > 企业家论坛 > 正文

【第十届企业家论坛回顾】丁烈云校长主旨演讲

【来源: | 发布日期:2017-06-27 】

丁烈云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校友总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尊敬的万勇市长,武汉市的各位领导,感谢你们对华中科技大学的重视和支持!亲爱的校友们,欢迎你们回家!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根据大会的主题,我选择的演讲题目是“名城与名校共同发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大学与城市,第二个是华中大与大武汉。

首先讲大学与城市。什么是大学?大学有三个基本的要素,一个是学生,一个是学者,另外一个是学术。学生是立校之本,学者是立校之道,学术是立校之魂。大学的使命是什么?一个是守望精神家园,一个是引领社会进步。现代大学都有这么一个特征,往往是座落在一个城市当中,它既是学生的大学,同时也是城市的大学和市民的大学。大学与城市有方方面面的联系,大学与城市在空间上是融为一体的,在功能上是相互依存的,在文化上是和谐共享的。创新能力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大学是科技和知识创新的高地;人才是城市的活力之源,大学是人才聚集的高地。所以名城与名校是交相辉映,共赢发展。

名城是孕育名校的摇篮,名校是成就名城的希望。我们可以看一看世界大学发展和名城之间的关系。首先看看哈佛、MIT与波士顿的关系。因为有了哈佛、MIT,同时也有以MIT为主导的128号公路高新科技区,波士顿成为了一座文化城、金融城,也是科技创新之城。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要素,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公司闻名而至。再比如,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因为有斯坦福大学所以有了硅谷,也正因为有了硅谷所以成就了一流的斯坦福大学。这些大学是我们学校的标杆。我曾经和校友们交流过,华中科技大学应该向世界名校学习什么?结合我们的办学实践,我们要学MIT的创新,学斯坦福的创业。

名城与名校也是城校是合一的。比如说牛津,牛津大学古典与现代融合的氛围带动了牛津市的活力和发展,促进了城市多元化的融合。剑桥大学散落于城市的各个位置,营造了城市整体的氛围。同时因为剑桥大学建了剑桥科技园,剑桥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为这个城市和学校带来了世界级的声誉。

回到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市。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综合交流枢纽。华中科技大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大学,被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华中科技大学与武汉市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举一个例子,蓝色节点是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轨迹,红色节点是武汉市光电子产业发展的轨迹。大家可以看到,这两个轨迹是高度的融合,是那么的默契。1970年,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激光科研组;1980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000瓦二氧化碳横流激光器;1998年,黄德修教授首倡建设“武汉·中国光谷”;2008年,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获批成立;2012年,光学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这是我们学校光学工程学科发展的轨迹。红色的轨迹,1976年中国第一根光纤在武汉诞生,1982年中国第一条实用通信光纤光缆在武汉铺设,2001年国家批准建设“武汉·中国光谷”,2010年光电子信息产业收入突破千亿,2015年达到4000多亿。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在“一五”、“二五”期间建设了大批工业企业。当前,这些企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完成,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武汉的发展还是蒸蒸日上,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兴起,成为武汉发展的强大支撑。这两个轨迹的高度融合,进一步论证了大学与城市是交融共生、共同发展的。

华中科技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怎样去建?简单来说就是要写好两篇论文,一篇是发表在学术杂志上的论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勇登世界科学高峰;另外一篇是发表在祖国大地上的论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特别是写好服务湖北、服务武汉经济发展的这篇论文。

首先我们看发表在学术杂志上的论文,应该说华中科技大学成绩非常突出。首先在学科方面,我们的工程学排名全球第29,材料科学排名全球73,另有13个学科进入了ESI前百分之一。在USNEWS学科排名中,计算机学科全球排名第11位,中国第二。有一位校友跟我打电话,问是不是有这么回事?他说有点不相信。我说我也不是太相信,但这确实是权威排名。在综合排名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在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206位。

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论文,比如我们学校国家三大科技奖的获奖数,连续两个五年排名全国高校第四,这是不计入大学排名的,但获得国家科技奖体现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学校还建有一批工业研究院,主要是做好科技与经济的对接,另外学校还培育了三家上市公司。这些都是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要服务好武汉,把服务武汉的这篇论文写好,就必须要了解武汉市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武汉市的需求是什么,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

今年年初,武汉市召开了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大武汉,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的新征程。在科技方面,武汉市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与产业创新中心;在产业方面;要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如国家存储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装备制造等;在人才方面,要聚集一批世界顶级科学家、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把武汉打造成为大学生“创业创新圣地”。我们怎么样把握这个机遇?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同志到学校两次调研时提出四个集,空间布局集中、学科方向集群、创新要素集聚、发展方式要集约。按照陈书记提出的四个集,我们要推进教研融合,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联动发展,推进校城融合、产城融合及资智融合。

武汉市提出建设科技与产业中心,我认为这个定位非常准确。这是世界上主要的科技与产业中心的分析图,横轴代表产业能力,纵轴代表研究能力。横轴上分布的是以产业为主的科技园,纵轴上分布的是以研究为主的科学城,还有既强调产业又强调研究的硅谷、128号公路。定位科技与产业中心,既是立足于武汉现有的基础,也体现了武汉的追求。

为武汉市这个定位学校能做什么?首先是打造科技创新的引擎。华中科技大学在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包括国家重大科技技术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建设方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建设有光电国家实验室、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技术基础设施,正在建设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技术基础设施,另外还在申报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技术基础设施。武汉市非常支持,万勇市长亲自担任生物医学成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基建项目已经开工。我们还在申报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学校机械工程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优势,积极推动武汉制造装备行业的转型升级,支撑武汉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这些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基地里面,要转化为成果。比如世界首台全数字PET、邵新宇常务副校长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光纤激光器产品,以及新一代太阳能技术。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做好科技与经济的对接。现在中国的国际校区一共有两种模式,一种叫“一区一校”模式,比如上海纽约大学,另一种叫“一区多校”模式,比如浙江大学建设的海宁校区。我们要创造一种新模式,武汉模式,叫做“一产一院一校”模式,也就是工研院与产业、人才培养、国际化深度结合,进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陈一新书记给我们提出建设第二代大学科技园。如果说第一代大学科技园主要是面向国内进行成果转化,那么第二代大学科技园应该是面向世界,核心任务是科技创新。我们准备把“一产一院一校”模式集中放在一个地方。

第三,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学校的主业。武汉市正在推动“双百万”工程。建校以来,华中科技大学为国家培养了40万名高素质人才,10万人在湖北建功立业,近五年约20%毕业本科生、35%毕业研究生留汉发展,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活跃在建设武汉的各条战线上,为武汉的发展贡献才智和力量。今天更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精英齐聚一堂,共谋武汉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做什么呢?有三句话,第一有一个品牌,叫学在华中大。第二有一面旗帜,文化素质教育。这是杨叔子先生倡导的,教育学生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第三是我们形成了一个特色或者说名片,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腾讯有一个“高校创业基因榜&收益榜”,华中科技大学创业基因榜排第七,收益榜排第一。下一步,我们准备打造一个创新创业圣地,投资8.6个亿,总面积18万平方米。我们要让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想创业、能创业,最后能够创成业。通过创新创业基地,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的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最后,感谢武汉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广大校友和企业家来汉开创事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