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帮助我校一名重病学生转入北京协和医院检查治疗,笔者同几名校友联系了几次。在这个过程中,笔者深刻地感到:校友,是我们这样一所大学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
2005年12月27日,新闻学院学生任淼给笔者发消息,说同学黄于清低烧一个多月不退,严重时伴有呕吐、腹泻、神志不清等症状。由于病情一直没能确诊,小黄一家人还挤住在北京一家阴暗潮湿的地下旅馆里。任淼希望笔者联系一下北京的校友,帮小黄转到北京协和医院治疗。
当天下午笔者同在经济日报《经济》杂志社工作的梅绍华以及新华社参考消息编辑部工作的何君臣两位校友发去求助短信。两人很快回复:梅绍华已电话联系北京校友会周运祥会长,周会长找到了一位肾病专家,准备为小黄进行全面检查;当时出差青岛的何君臣也已经联系到一名专门治疗发热的加拿大医生,12月31日返京后会接小黄去检查。
后来,任淼又通过同济医学院的王琳老师,找到一位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校友。在他的帮助下,小黄已顺利转入协和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在这场“北京-武汉联合救助”行动中,笔者惊讶地发现:无论离开学校多久,“校友”这个普通又神奇的称呼,都能让我们一下子超越空间的阻隔和人际的陌生,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封邮件,就能让原本并不熟悉、甚至连名字都不曾听过的校友放下手头的工作,共同投入到救助一名普通学生的“战斗”中。
这些校友无疑还只是为母校热情奔走、倾心付出的广大校友中极少的一部分;帮助母校的学子,也只是他们为母校所作的工作中很小的一个方面。
想一想,为了学校的学科建设,有多少校友放弃在国内外的优厚待遇,毅然返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无怨无悔?为了学校的科研产业发展,有多少校友牵线搭桥,跑经费、拉项目而一无所求?为了学校的品牌宣传,有多少校友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利用手中的资源为学校开展形象宣传和品牌推广而毫无保留……
这些问题没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学校有需要,他们就会“一呼百应”,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新的“战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