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消息 > 正文

【校报校友专栏第一期】日色才临看曙松——访我校校友、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

【来源: | 发布日期:2007-09-26 】

日色才临看曙松

----访我校校友、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

校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姚婧

巴曙松简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2007年借调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担任经济部副部长。

巴曙松还担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委员,也是兴业银行、宝盈基金管理公司、中国诚通发展等公司的独立董事,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基金与企业年金等领域的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等专著10多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巴曙松先后在银行、证券、基金、企业年金等领域有过10余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在中国银行总行、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中银香港、中国证券业协会先后担任副处长、副行长、助理总经理、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八月底,炎热的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在胡锦涛总书记的主持下进行,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巴曙松研究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李伏安为其讲解世界金融形势和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

走进中南海怀仁堂的华工人

巴曙松担任主讲专家的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是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第一次以金融业为主题的,这既显示了中央领导对于金融业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也凸现了巴曙松在金融界所取得的学术地位。

有关部门在准备向领导提交的巴曙松的简历时,他总会清晰地注明:大学和硕士阶段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工学院)。虽然后来又在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大学从事更高层次的研究,然而对于巴曙松来说,他更为怀念的是在喻家山下华工校园里度过的七年时光。

金黄的梧桐、宽阔的马路、四季的常青和西五楼的教室……巴曙松想起了那个炎热的夏末,他背上行囊来到了华工,成为动力工程系的一名学生,懵懂的青春在绿意盎然的校园里焕发出它应有的生机。在华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自身的努力之下,巴曙松开始了求学路上的起步一跳。

中学时代就以“楚才杯”甲等奖崭露头角的巴曙松,在大学阶段当然不会愿意一味埋头工科课程的学习,他希望在这所美丽的学校中参与更多。在他来看,大学不仅仅是课业,很多东西并不能从课堂上学到。巴曙松在大学阶段先后担任动力系分团委副书记、校广播台台长、以及研究生阶段的研究生科协秘书长,还参与组建了校报记者团,沉重的课业压力并没有让他放弃对个性发展的追求。与当时的热血文艺青年一样,还是大学二年级的他就担任校广播台台长,带着团队成员奔走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与武汉大学等其他高校组织联谊,一起采访、写作、编辑、播报,在当时他担任台长的广播台,拥有编辑部、播音组、采访组等接近100人,在那个文学的年代,一年一度校广播台组织的“蓝色的爱”诗歌朗诵会是这个美丽校园的小小节日,一直到现在,他还是怀念那个被诗歌激动的时代,怀念那些纯洁得在诗歌朗诵会被感动得泪下的年轻华工学子,那是青春的印记。

对于年轻的巴曙松而言,文学和艺术的才华在社团中得以彰显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组织和管理能力。2006年,在北京校友欢迎李培根校长到北京考察的座谈会上,巴曙松作为校友代表,说:离开华工之后,才发现自己基本在凭借华工时期积累的一点能力在工作。例如,从管理上说,无论是担任什么职务,似乎直接管理的对象都没有超过当时广播台时期的100人的,所以管理起来也觉得游刃有余;从考试来说,他之所以在后来的一系列考试中顺利胜出,与华工时期积累下来的英语、数学、经济学等扎实的基础密不可分,他很怀念华工读书时期十分简陋的英语接收器,简单的、小小的方盒子,却可以在华工校园的各个角落收听到英语广播。查看他的英语学习履历,他大学一年级时就以“优秀”

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二年级上学期就通过了全国第一次举行的六级英语考试。

不走寻常路

当时,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曾是不少工科学生的梦想,然而巴曙松却在本科毕业后果断地选择了转行,报考了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教授的研究生,实现了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后来,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之后,他又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一方面源于内心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选择。巴曙松说:“后来改学经济学,是时代给80年代的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选择,当时的学生,总体上都能够保持相对开放的心态和自我挑战的反思能力。围棋界有一句术语:善谋者谋势,不善谋者谋子。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而我也据此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作出了调整。”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安静的华工校园,巴曙松已经清醒地把握住了时代变革的脉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不寻常之路。

工学、文学、经济学,巴曙松涉猎的专业广泛而深入,无论是学者还是教师,政府官员还是公共经济金融评论家,他都能在那方舞台上演绎得有声有色,看似轻松而游刃有余。然而,坚定地执着、勤勉地付出一直是成功者孤独道路上的盟友,对巴曙松来说也是如此。

他曾说,无论境遇如何变化,研究的心态始终没变过。在感受到他与众多华工学子的屡屡不同之后,笔者突然发现巴曙松身上仍然留有典型“华工人”深深的印记,那就是踏实、勤奋,纯朴与求实。他指导的研究生会告诉你,查收巴老师发送的电邮、他们内部论坛上讨论的帖子,会发现经常是在凌晨一两点。他说,研究是一条很辛苦的道路,热闹和辉煌往往短暂,多数时间还是独自的阅读与写作,象当年在华工的图书馆一样。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如果你以为金融研究整天就是钻在故纸堆里,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全球化的今天,金融学与市场紧密的贴合度、与国家经济命运严格的关联度都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巴曙松曾经在一本专著的后记中说过:“读书未必是书房里的悬梁刺股,而是与肝胆相照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金融学是一门现实性非常强的学科,不跟踪了解第一线的动向与趋势、进展与挑战,金融研究就仅仅是一种用于在书斋中自我陶醉的工具。对我来说,那些不同类型的机构,给了我从内部及时了解金融市场动向的机会和条件。我在金融部门工作10余年后转到研究部门,始终不能放下对于实际问题的偏爱,我想,学者与实际部门应当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以相互促进。”他进一步解释说:“当我做中国银行的基层副行长和在海外从事风险管理时,我亲眼看到了不良资产是如何产生的,而当我在作不良资产和风险管理研究时,就知道如何在制度上加以防范。”

在给中央政治局讲课之前,巴曙松已经是国内许多专业论坛上最有欢迎的演讲嘉宾之一,简洁,睿智,务实,专业,是许多人对他的赞许。八十年代,经济学界对于活跃在首都经济学界的四位年轻专家给予了“京城四少”的美誉;几年前,巴曙松以其踏实的金融研究,与其他几位京城年轻学者一道,被称为“新京城四少”。

华工校友、国家统计局谢伏瞻局长这样评价巴曙松:“他近年来不仅在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十分活跃,还积极参与了不少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的决策研究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实际金融运作经验。”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教授在巴曙松的新书上写道:“巴曙松研究员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就一直注重从金融业实际面临的关键和前沿问题展开理论研究,他的博士后出站报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研究》出版后受到金融界广泛关注,成为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专著。我很高兴看到巴曙松研究员不断努力,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在金融业的现场》就汇集了他亲身参与中国基金业、企业年金等金融政策实践的思考,也覆盖了他亲身参与广发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选择工作等引人关注的重要金融事件的体会,值得向理论和实践界推荐。”

身边的奇迹

华工经济学科在海内外享有声誉,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许多人在探询背后的原因。巴曙松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华工的学习虽然在武汉,但是在张培刚教授带领下,一大批中青年学者以国际水准要求自己,许多教材当时就已经率先用的是海外大学的原版教材。

因为自己刻意选择转向经济学科,也因为觉得有幸师从张培刚教授和一大批学养深厚的中青年专家的机会得来不易,巴曙松分外珍惜三年的读研时光,由于本科时的专业是动力学属工科的范畴,他比别人下了更大的功夫地来打造自己的基础学术底蕴。他回忆说,华工的图书馆当时收藏了一套蓝色封面的、台湾出版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系列丛书,他为了系统阅读这些丛书,专门参与组织了图书馆读书会,为当时的图书馆馆刊“图书馆与情报”撰写书评,获得的待遇就是享有与教工一样的借阅权利,这样就可以一次借阅更多本的海外出版物。在从事经济学的学习之余,他还利用我校开设社会学的机会,辅修了几门社会学的课程,在一年级研究生时,就在权威的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发表了论文。

“从安静的的关山口,只要你有足够的积累,只要你出发,就能到达到北京的长安街、香港的中环、美国的华尔街”。

是啊,奇迹就在身边,当我们仰望这些高大背影的时候,可曾想过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拖着行李来到华工开始未知的四年、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青年园的时候翻开英语书晨读、在眼镜湖畔的醉晚亭练习着第一次诗朗诵。也许你正住在巴曙松住过的宿舍,走在他走过的马路上,翻阅他曾经看过的书,黄昏时分听着他曾经担任台长的广播台的节目。

而且,你也可能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真的碰到他,因为他作为我校经济学院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在我校招收博士生,他还经常会到曾经工作过的广播台看看,也会经常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他说:在华工旧图书馆门口,有几株高大的梅花,当年,在华工寒冷的冬天,在一个晚上的阅读之后,走出图书馆的大门,繁星满天,梅香沁鼻,那真是一生中最为幸福的时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