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消息 > 正文

人品若山极崇峻——记我校校友、著名画家巴山

【来源: | 发布日期:2007-10-24 】

巴山:1936年底生于湖北黄冈,就读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和公安大学,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中国书画研究社成员,参与策划和创建了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勤奋自学,师法自然,以能者为师,广学博取,重视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走自己的路。山水、人物和花鸟画兼攻,特别是他画的虾在立体感、透明感和动态感诸方面独具风格,出版有《巴山画集》和《巴山巴燕父女书画集》。

往往,一个偶然的突发事件,能从芸芸众生中引出一位贤达人士而被人们所广泛传扬。

1985年,香港一名知名人士携带一幅《百虾图》出境时,被海关人员当作“齐白石的传世之作”而扣查40分钟,因为海关人员看来看去此画都疑似齐白石的杰作。虽然国家有关部门赠送的这幅画上有“巴山画于北京”的醒目字样,但海关人员还是将信将疑,不敢轻易放行,直至政府赠画部门证实为止。

此消息不胫而走,随即到处传扬开来,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地区的书画界和收藏家中盛传着,他的画随即也成为收藏的珍品。

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传扬的不仅仅是他那神似齐白石老先生的大作,更是把他作为一个贤达的艺术高人而传颂着。

和所有的优秀艺术家一样,巴山先生和他的爱女巴燕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当伟大祖国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世界的时候,他们竭尽所能地为祖国的兴旺发达,人类的和谐进步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中西文化的遭遇中,当我们有不少人在相当程度上存有盲目地崇拜西方,否定自我的倾向时,他们就向所有睿智的、富有责任心和爱国心的中华艺人一样,传承和弘扬着我中华文化的精华。

1999年,巴山父女应邀参加摩纳哥、法国马赛市和里昂市春节系列共庆友好活动,父女俩为摩纳哥君主、马赛市、里昂市创作了国画,在摩纳哥“帝国大厅”、“法国马赛市节庆大厅”和里昂市“维维埃古堡”展出并当场赠送。摩纳哥君主、王储、首相、大臣400余人,马赛市市长、里昂市市长、普阿兰大区区长、贝尔莱唐市长、罗马亚克市长600余人参加,巴山巴燕受到君主、市长等亲切接见,成为当地极为轰动的一件大事。摩纳哥和法国官方,民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其作品被珍藏,成为中摩、中法友好的永久见证。为了减少国家外事费用的开支,巴山巴燕作画分文不取,连参加活动的费用都是他们自己承担的,中国驻法驻摩使领馆多次电话和致函;称赞巴山巴燕的画展使西方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为国家争了光,赞扬他们为增进中外友谊,弘扬华夏文化,不辞辛劳,不计个人得失,作出了杰出贡献,并就他们对使馆工作的支持,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法国里昂市也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

这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巴山的人品和作品在当今中国画坛,已为不少人所知,他的义举和善举也频频被人称道。不管是建党80周年的画展,还是中华世界坛的收藏展,巴山都是“有求必应”。2002年8月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前夕,组委会向全国书画界发出150封“征求书画的函。巴山以个人名义和书画界朋友联系,结果征得30余幅精品,自己余在法国巴黎留学回国渡假的女儿巴燕,一起捐赠好几幅画,题字更是别具一格:“五洲群雄夺魁首,四海遨游传友情。”布展时,组织者要求上午八点半到现场,而巴山八点钟就已经站在门口,组织者被他的热忱、谦逊和执着精神所深深感动,赞叹不已。

巴山是一个真正的人民艺术家,具有崇高的思想,而这也是产生超前艺术的动力,更是艺术生命之源。

画品即人品。曾经有位诗人对巴山的人品和画品能有如此完美的结合而备加赏识,赠其一诗云:“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如水共清幽。”

我们欣赏《巴山画集》和《巴山巴燕父女书画集》,在猝然之间便能领悟到他们的人品和画品,净化我们的心灵。

读他的《钟馗引福》,你便能发现与众人将钟馗画的凶神恶煞,其丑无比截然不同的是,巴山笔下的钟馗是正直、善良、可爱的化身,他说画钟馗旨在宣扬正义感,望世人不要像墙头草那样随风乱摆。

巴山努力抒发的是人民群众的情怀,表现的是民族精神的境界。正如评论家们所说的那样:“人品和作品是互相拉动的”,巴山的画日益进步,不断地有所超越和创新,十几个国家的元首通过各种渠道要求收藏巴山的作品。在今天,向巴山求画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这在中国美术史上将是一个鲜见的佳话。

我国党政军许多领导人和多家博物馆典藏着巴山的作品,同时还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给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1992年巴山应邀作“红日云霞凤鸾游”赠给日本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作为今秋访华留念,1993年又应邀为日本德仁皇太子成婚大典作“比翼双飞”图,1999年春与女儿巴燕再次应邀为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作画,现都收藏在日本皇宫。为泰国前总理克立•巴莫亲王作“仙鹤朝阳”图挂在泰国皇家博物馆。赠给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和金正日德画存放在朝鲜国家国际友人馆。1996年应我国驻摩纳哥总领事馆的安排,巴山、巴燕为摩纳哥君主和公主作画,对中摩友好关系起了促进作用。1999年春,父女俩又应邀为摩纳哥君主兰尼埃三世登基50周年、为法国马赛市城建2600周年和中国广州与法国里昂市友好城市13周年创作了国画。他们还应邀为菲律宾总统菲德尔•拉莫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韩国国会议长黄珞周、俄罗斯总统普京、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等领导人和世界鸟类保护组织作画,都得到很高的赞誉。受到吴作栋、兰尼埃三世和黄珞周等人的接见。大陆200余家媒体和美国、法国、韩国、泰国、新加坡、日本、摩纳哥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新闻单位专题采访介绍,新华通讯社两次为巴山巴燕父女专发通讯稿。海内外广泛传颂着这对父女画家、社会贤达、人民艺术家。

“梅花香自苦寒来”,生于湖北黄冈的巴山,年幼时父母双亡,讨饭、放牛、当佣人,靠摸鱼、捞虾、挖莲藕糊口,如此的境遇使得巴山对虾有了常人所没有的更深的感情和了解。解放后,巴山在政府的资助下,走进了乡村学校,念初中时,他就显露出极高的绘画天赋,他从课本里开始琢磨齐白石的虾,发现白石先生的虾有特别之处,先生是将河虾的大钳子与海虾的体形结合起来,令人赏心悦目。他佩服老人敢于大胆创新、“特立独行”的精神。

几十年后,巴山以自己独有的风格绘就着一幅幅的群虾图。他觉得,虾虽很弱小,但生命力强,我要赋予弱小的虾以力量,让它们成群结伴,众志成城,以抵御外来的侵害。读巴山的群虾图,你会有一种强大的力量的震撼。

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画坛里,最负盛名的画虾者当齐白石莫属。巴山崇拜白石老人,但他更欣赏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名言。他在苦心钻研白石老人画虾技艺的同时,对虾的透明感、立体感和动态神韵方面作了大胆创新,自成一格。与白石先生“雍容华贵,悠游自在”的儒雅风格之虾不同的是,巴山笔下的虾,须动戟张,力蓄千钧,龙气毕现,其代表作《百虾图》上那一百只虾,透明立体、神态各异、动态十足,形成巨大的内在张力和游动速度,自有一种动人心魄的气势。

不可思议的是,巴山在汉城画虾、展虾、谈虾、论虾,使得众多前来看画的人对巴山“一个虾虽弱小,但群虾结成就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的高论深信不疑。不知是一种巧合还是贤达之人自有神助,抑或是给老天有意安排的演示,在巴山正给参观者纵论虾道时,有人匆忙跑来告诉巴山,上午汉城发电厂的进水口被上万只虾团团围堵,致使全城停电达两个多小时之久。一时间汉城纷纷传扬着:“中国有个画虾大师,能笔画活虾,他到哪里,全世界的虾就跟到哪里,要不怎么有下虾断电”的故事。这虽是笑话,但小虾团结起来就有力量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最能体现巴山艺术精神的当首推他笔下那些带有三分龙气活灵活现的虾,巴山的虾把中国画特有的水墨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那虾的内在品藻,还是外在风骨,都具有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感,这种尊严感几乎在巴山的所有画作中都可以体会到。以至于有人惊呼:巴山把虾画活了!真堪称“当今画坛第一虾”。巴山精于画虾,山水、人物和花鸟画兼收,他的山水画庄严、雄阔、气魄宏大,重于表现中国山水气魄和神韵,师法传统又不拘于传统,他把摄影技巧融汇于山水画之中,独有风格。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老人观巴山画后称赞其山水画兼蓄摄影与国画艺术魅力。

巴山不仅是以为胸襟宽广的社会贤达,更是一位满怀激情的艺术高人。尽管生活中有太多的艰辛和失落,但总也磨灭不了他那勤奋钻研、奋斗不止的人生精神。当心绪艰平时,他能关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写长篇《千字文》,为了更好地画好虾须,他能在案前一画就是三个月,三个月!这需要何等的内心定力,何等的韧劲!随着迎面而来是市场经济大潮,踏实为学的人少了,急功近利的人多了,当巴山的画誉满海内外时,索画的人纷至沓来,从而也引发出另一些“巴山”纷纷“面市”。据说,目前叫巴山且画虾的全国就有四、五个,还有人“借用”巴山的名片。而巴山仍然在真诚地广交朋友,为宏扬华夏传统文化和增进中外友谊默默地做着贡献。

写巴山必然要提一个浸润中国古典文学很深的,表面上很现代、骨子里很儒家的才女巴燕。巴燕现为法国伊迪文化传媒公司副总经理、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成员,她五岁开始在北京市少年宫、少年时在中央工艺美院附中学习书法和绘画,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留学法国并获得巴黎第一大学艺术系硕士学位。巴燕的画色彩鲜艳、大胆、夸张,用墨老辣、活泼,在静与动、疏与密、取与舍中刻画出艺术的美,她师承传统而又大胆融汇西方绘画手法于中国画之中,很有灵气,功底扎实。诚如韩国前国会议长黄珞周所说:“成长喜人,前途无可限量,确是后生可畏”。

巴山巴燕父女作画,常常是父女合壁、中西合璧、有共性又有个性,花鸟人物,山水书法都表现出他父女俩心灵相通、相亲、相依,父女之情紧紧地汇融在一起。观赏巴山巴燕父女书画集,令人顿觉眼前一亮,不论从构思、意境、情趣、笔墨上都有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他们那独特的艺术语言,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手法,自我的灵性与创意,流淌着高深的艺术修养。

除了高深的艺术修养,更高的是巴山的人品。他个头不高,身体微胖,说起话来微笑中透出诚挚,儒雅中显露睿智。衣着朴素、乡音未改,介绍自己总是谦逊有加:“我还需要完善和创新”云云,流露出文人的内涵和特质,没有艺术家的“风采”,只有了解他成长的历程和艺术追求以后,才知这是真实的巴山,对大自然的深刻领悟让他为人自然、朴素、平易近人,毫不矫饰。以至于在汉城办画展时,有学生深有感触地说:巴山先生与我们过去看到地画家不一样,他不像画家,像我们邻家的老爷爷。

听巴山这个名字,使人联想起李商隐的七言绝句《夜雨寄兆》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问巴先生的名字与这首诗的瓜葛?先生如是说:自己的本名叫巴忠富,大概是父母希望自己忠心报国且日子不要过得太穷,但日后他改了名,叫“巴山”,一来纪念自己的家乡“巴家山”;二来山高气魄,也为勉励自己积极向上地生活;三来就应了李商隐这首诗,凭添些许艺术家的情怀。

如前所述,巴老正是以立足本民族,放眼全世界,积极为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和增进中外友谊多做贡献的特殊方式来践行父母要他忠心报国的愿望,其人品日月可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