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消息 > 正文

她撑起了UTS工程学院的半边天——记澳大利亚校友弘光

【来源: | 发布日期:2003-08-25 】

[ 作者:外事处周治平 ]

在风光秀丽的悉尼城区,有一座32层的褐色大楼,它像一位巨人屹立在悉尼百老汇。高大雄伟的大楼轮廓和顶层UTS(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ydney)三个白色英文字母,即使在千米之外,也清晰可见。这就是悉尼市唯一的一所位于城区的高校——悉尼理工大学主楼。

在大楼的619号房间,我见到了该校工程学院机械系主任——我校校友弘光。她,黑色短发齐耳,身材娇小玲珑,话语清脆温柔,满脸亲切的笑容,是一位典型的秀外慧中的东方女性。虽是初次见面,我们却像多年老友。她说母校好比她的娘家,见到娘家来的人,自然感到亲切。

弘光为我校73级校友,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她获得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3月,到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随后在英国著名的卢瑟福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弘光应聘到悉尼理工大学工程学院任教。这是一所非常看重教师教学质量的高校,校学生会每年要从在校学生中,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质量进行抽样调查和报道,以便作为入校新生的指南。

在澳洲,黑头发黄皮肤的亚裔历来不被重视,何况一个娇小的中国女子。可是貌似柔弱,实则刚强的弘光,一进工程学院就先后开设了6门课程,而首先登台讲授的,就是工程学院教师们认为最困难的《热力学》和《工程概率》。她要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国女性的才智和能力。她用在剑桥大学和卢瑟福实验室所积聚的学术功底,在原华工任教时的教学经验,以及那中国女性特有的认真细致作风和严肃又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进入UTS后,在该校每年的教学质量抽样调查报告中,弘光总名列前茅,成为工程学院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之一。

在教学之余,弘光也从事着内燃机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她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位教授合作,共同申请到澳洲自然科学研究基金会(ARC)的一个研究项目——“天然气用于柴油机的燃烧研究”。该课题主要采用实验和计算两种方法对双油燃烧(天然气用于柴油机的燃烧)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达到优化发动机性能,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弘光的另一个课题是“内燃机排气噪音控制”。她认为,目前使用的消声器对低频噪音效果不

好,会造成排气背压过大,燃烧不完全以致耗油增高。而她的新研究将可以避免上述缺点并对减少低频噪音特别有效。

近年来,弘光每年发表的学术文章在UTS机械系是首屈一指。除多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外,大多数发表在美国《汽车发动机协会论文集》和《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学报)等杂志上。1997年6月9日,《澳洲新报》以《研究内燃机燃烧保护环境》为题,专门报道了弘光的内燃机课题研究对澳洲环境保护所作的贡献。

弘光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折服了工程学院的同行。当UTS原机械系主任退休后,学院立即指定她接任系主任职务。于是,弘光除了要完成自己的教学科研任务外,还要组织和协调全系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同时还有一些日常事务工作,她成了国内常称的“双肩挑”。

面对种种挑战和压力,弘光毫不示弱,把一个原先颇为松垮的机械系打理得井井有条,再一次显示出她的组织和领导才华。

常有人问弘光,工程研究是男人的世界,而她,一名小女子,如何能在国外既从事工程研究又担任着领导职务?对此,弘光总是笑着回答:“中国不是有句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吗。在干事业的时候,我总忘记了自己是女性。”

事业有成的弘光,心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她与先生夏季根都毕业于原华工造船系船机专业,因此对母校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1997年,她促使UTS副校长和外事处长访问原华工并签订了两校合作协议书,并先后介绍两位UTS的学生和一位教师来母校留学和教授英语。2000年,她与其他校友一起组织成立了悉尼校友会,希望发动所有的在澳校友为母校服务。最令人感动的是,悉尼奥运会期间,弘光全家出动,为中国运动员鼓劲加油,并为中国队做志愿服务者。为此,中央电视台专门采访了她们一家。在摄像机前,她儿子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道:“虽然我9岁就随父母来到国外,但爸妈一直教育我不能忘记中国,要讲中国话,学习中国文化,以后要为祖国服务。”

目前,弘光又接了一个新的课题“微机电系统(MEMS) 在流体控制方面的应用”,这是当前的最新领域之一。在她课题组,有来自中国沈阳、大连等高校的访问学者,她也希望能在母校中寻找同一领域的研究合作者,共同为母校的科研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