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友消息 > 正文

华中科技大学走出去的新闻人——访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社长章敦华

【来源: | 发布日期:2003-08-26 】

[ 作者:陈栋 曾文亭 尧芳 转贴自:原载2002年11月8日《新闻青年》 ]

章敦华,湖北省公安县人,现任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社长,首席记者,并担任湖北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武汉作家协会会员等社会团体职务。他做过农活,当过教师,做过机关干部,做过记者,曾三进大学校门,先后就读北广新闻系、华工新闻系、华工社会学系,并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也曾三到香港工作考察,访问过宝岛台湾,并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首访北欧国家丹麦、冰岛、瑞典、挪威。发表作品达300万字,出版报告文学集《斑斓人生路》和《家山凝眸》。

下面是记者与章敦华的访谈实录。

记者:章社长,您好!您曾经在北广就读过,然后在1983年又以湖北省广电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工新闻系,成为该系的首届学生,您认为在这段学习经历给您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

章: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潜心修炼,博览群书。具体地对干新闻这行来说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实践。我是在从事几年新闻工作后再进新闻系的,这样,我可以集中精力将过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中加以解决,为再回到实践中去作了不少准备。

记者:经过您数年的努力,您一手在中新社湖北记者站的基础上创建了湖北分社,并相继建立了武汉支社和三峡支社,您觉得记者怎样才能很好地过渡为一个成功的新闻事业管理者?

章:一个好的新闻事业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好记者,并且是一个首席记者。他必须了解国家形势政策,熟悉新闻业务和记者工作方式,还应关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其次,他应该是一个全面素质的记者,也即全能记者,不但会写消息、通讯、人物专访等多种文体,还应懂得摄影等方面的技术知识。

记者:最近中新社迎来了她的五十年社庆,倍受国内外新闻界关注,在这个可喜可庆的日子里,您对湖北分社在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明确的规划吗?

章:在我看来,中新社湖北分社的发展经历了记者站阶段和分社发展阶段,并即将迎来第三阶段——大发展阶段。我对分社发展的规划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建立一支有后发力的采编队伍,争取到明年月发稿量过百条;第二,在2—3年内建立网络全省的分支机构,同时也要把新闻网站办出自身特色,让它成为外界了解湖北、走进湖北的窗口;第三,建立一套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保障体制,要实现业务机构与事业发展经费的积累绝对分工。

记者:那中央级媒体如何才能做好区域性报道呢?

章:具体就湖北而言,我们首先要了解湖北,结合地区实际和服务对象需求,运用中新社稿件的特色、风格去整合。但一些新闻单位过分地强调指导性,无形中淡化了报道的新闻性。因此,媒体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也只有这样才无愧于新闻人。

记者:您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为社会做过一些公益事业也不愿留自己的名字吧。

章:能够为社会尽一份心、一份力,我深感欣慰。在2000年8月开学时,我的一个房地产界的朋友找我商量准备投一笔钱做一点公益活动。他想过赞助洪山广场的市政娱乐活动,想过为武汉市多建垃圾桶。我当时看到大学新生入学时,很多寒门学子无力就读,于是我与华中大学工处联系,并说服那个朋友捐助20万元人民币,支持10个600分以上、家庭困难的新生,用这些钱交付了他们四年的学费。协调好后,我组织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了16家新闻单位参加。到现在,除了对方的几个当事人外,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一切都是我安排的。

还有1996年监利水灾,我们分社在美国、台湾等地免费做了两个整版的专版,通过这两个专版,分社接收到了多笔各地华人华侨和各界同胞的捐款,我们分文不少的全部转交给了监利人民。我一直在想,这些事情有能力就尽力做,没能力就尽心做。

记者:你采访过众多名流,您觉得怎样做好人物专访?

章:我采访的名人自己也很难数清楚了,但党政军界、文化界、外交界、外商界等各界都有。要做好人物专访,首先要充分准备,深入了解被访人的一些基本资料,包括他们的年龄、出身地、爱好、性格、业绩,日常生活规律等,在接触他们时,通常会是“应试过关再采访”;其次,要揣摩各种采访对象的心理,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做到“费尽心机提好问”;第三,要有韧性和耐心。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在采访中都会有自己的难处,要相互理解,我曾“三番追访夏菊花”。总之,做好人物专访不是在人物专访之后,而是在人物专访之前。

记者:在您的新闻作品中,也明显的反映出文学的许多表现形式,您觉得怎样做好文学与新闻的有机结合?

章:我一直坚信“文无定论”。1982年我就写过一篇论文《新闻与文学的联姻》,无论什么文章,只要有思想、有底蕴,方向正确,不必拘泥于它的形式。我认为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文学的一切表现手法都可利用。其实,用文学技巧去修饰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及其心理描写,目的就是为了让稿件生动活泼,更具可读性。好的新闻作品应该是新闻报道的逻辑思维和文学作品的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

记者:您对文学和新闻都比较感兴趣,您在退出记者行业之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呢?

章:以后我向往走文学创作的道路,家里还有许多隐藏在书柜里的中长篇小说等待我去续写和修正。或者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很乐意去从事新闻教学。文学和新闻在一定意义上是同路人。文学主要是形象的写照,新闻则是事实的写照,但二者都是对社会的写照。历史证明,为以后留下精神财富的人才能够传世久远,因为他们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折射出人格的力量。人生短暂,我所追求的目标也是希望能用自己的笔端来达到自我实现。

记者:您二进华中大校门,作为华中大的学生,您对华中大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章:华中大是中国的麻省,风景优美,是做学问的好地方,也是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特别是她的严正学风令众多学校叹为观止。其改革教学道路也是全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新闻学院老师要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要么是理论科班出身,堪称大手笔。华中大对我的恩惠是一言难尽的,我很感谢新闻学院和社会学系老师对我的关怀和指导。

记者:您是一个成功人士,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怎样的呢?

章:我不是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一个相对成功的人不会认为目前的自我是成功的。但我认为不管成功与否,努力总是对的。

作为父亲,我对子女的教育是严格的,对下一代教育首先是言传,言传不是说教;其次是身教。身教是无声的语言,两代间的交流也应随着年龄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第三是对子女的关怀不只是对子女身体,更重要的是在精神方面,关键是让下一代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你如果准备将来做有作为的人,那么你就要及早做准备。

记者:记者节来了,您作为我们的上一辈,想对我们这些新闻专业学生说些什么吗?

章:记者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值得庆祝,同时,我们也应该利用这个时候来反省自我。新闻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希望。肚子里要有知识,“只有付出,没有输入”是不行的。因此,你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应该努力做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有的放矢,水滴石穿”。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现代人都很聪明,他比别人强,是因为他比别人多花了时间。”在此,我也把这句话送给你们这些准记者。同时,也祝你们节日快乐!

近三个小时的专访,我们学到了许多许多。不只是专业知识,也不只是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格魅力在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村里人的勤劳俭朴,城里人的开放大度,新闻人的杂家风范,文人的高雅豪放,创业者的高瞻远瞩,管理者的雄才大略……都时时刻刻放射出耀眼的光辉。

走出他的办公室,外面寒风萧萧,我们的心里却是风和日丽。如今,他作为我们的校友、我们的老师,作为一个出色的男人,我们祝他在事业路上一路走好!